首页 > 资讯列表

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4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作者:媒体中心

我国是全球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4月10日于北京召开的2025上,与会专家呼吁,把握资源优势,推动生物质产业实现多维突破,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届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主题为“绿色征程、创新驱动、赋能未来”。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论坛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焦耳,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物质能作为一条坚韧且灵动的纽带,紧密地串联起能源、农业、环保三大重要领域,是推动能源革命和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减污降碳和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的绿色引擎。”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郭智说,“我们需要通过对生物质全产业链的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以及精准高效的资源配置,促使生物质能在多个维度实现重大突破,确保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红卫认为,全球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生物质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转化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在农业领域将生物质能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及其相关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广阔前景。
当日在论坛上发布的《2025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未来5年,我国生物质产业将呈现技术突破驱动效率提升、应用场景多元化、政策市场双轮联动的特征,随着绿色金融与标准体系完善,实现更多社会环境价值。
“生物质能是唯一能以固、液、气多种形态,通过发电和非电利用对能源供应作出贡献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强调,要着重注意“生物质制造有机化学品”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物质衍生化学品替代化石原料制造,推动生物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质产业助力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生物质气化等技术的突破,也将使农产物对工业品实现部分绿色替代成为可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表示。
“生物质能是绿色科技与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认为,应通过跨领域协同创新,突破高效转化规模化应用等瓶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化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政策制度优化,激活市场活力与社会参与,让生物质能的创新成果从试点示范走向全面推广。
“我国是全球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于彤说,我国生物质产业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希望本次论坛能够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悉,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将以发展生物质新质生产力为契机,继续做好“四个服务”(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和一个合作(国际交流),全力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发布:李一平
文章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生物质,中国农业大学,绿色
相关内容推荐(注:通过关键词提取内容)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