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SG助力企业和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李文 顾欣科 李灿权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最近几年,全球经历了诸多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危机事件,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非系统性风险对社会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1》中指出,“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存在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全球掌握万亿级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加快了投资方向转变的步伐——提高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治理)投资的配置。根据MSCI发布的2021年全球机构投资者调查,新冠疫情更加凸显了ESG的重要性,ESG投资相对市场基准的回报稳定性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强化了机构投资者把ESG纳入投资体系的决心和信心。ESG浪潮迅速从欧美延伸至全球,也成为我国各种论坛中的热点议题,体现着商界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新探索。

ESG理念自2004年由联合国正式提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也逐渐融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当中。ESG的应运而生不仅让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实现了对接,更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换。ESG评估把传统商界以财务回报为核心的单维评价模式升级到以环境、社会和治理三大核心要素为支撑的多维价值评估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量化为企业实现综合价值的评估指标,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依据。

从ESG投资实践的不断丰富到ESG融入公司战略和管理体系,ESG与负责任投资实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日渐紧密,ESG推动了企业价值观、非财务信息披露、投资策略、绩效评估标准、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系列变革。具体到投资活动来看,ESG投资被定义为广泛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的投资活动。据彭博资讯统计,2019年全球ESG投资规模已超过30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超过 53 万亿美元,预计占全球总管理资产的1/3以上。可以预见,ESG三维度将愈发成为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考量。

ESG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延伸与聚焦

尽管ESG在一些场合被视为“新物种”,但事实上ESG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一脉相承,本质上都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为股东创造利润,还包括为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如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等)作出贡献。ESG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延伸和聚焦,两者的关系可进一步理解为:

1.ESG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向延伸

纵向来看,21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重视,但始终未能解决责任范畴难以界定、责任绩效难以衡量的问题。而ESG的出现,让企业社会责任从宽泛模糊的概念延展到三大核心责任议题——环境、社会与治理,并进一步落实到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系统性非财务绩效指标上。并且,ESG相比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更注重和发挥公司治理的功能,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综合价值创造有机结合。

2. ESG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提炼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中对“责任”的界定较为宽泛,ESG理念则聚焦于最核心的三大支柱性议题,这不仅帮助企业明确了履责重点,更创造性地使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效进行系统性评估成为可能,使得ESG因素能够有效地融入投资决策,进而促进了ESG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

ESG让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商业决策

ESG在延伸和聚焦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框架。具体而言,ESG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商业决策:

第一, ESG更加强调企业通过管理自身外部性影响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回应各利益相关方诉求。从定义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履责内容包含各利益相关方对于一家企业在经济贡献、法律合规、伦理遵守及公益慈善等方面的期望,而往往较少关注此类行为对于企业本身的直接回报。相较而言,ESG自诞生之日起,便旗帜鲜明地蕴含了“商业基因”,引导企业更好地管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把握未来发展机遇。良好的ESG表现,不仅意味着扮演好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角色,还能帮助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创造。

第二,ESG被战略性、系统性地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真正推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高层日渐重视ESG的实质性(此处指与财务绩效相关联的特征),高度关注其在战略决策与发展运营方面的作用。这里既有企业价值观驱使所作出的价值选择,也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制度约束。举例来说,港交所近年来不仅将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作为强制要求纳入上市规则,更是明确了董事会在ESG治理方面需发挥的重要角色和应承担的多方面责任,包括了解ESG因素对公司的潜在影响及风险、将ESG因素纳入业务决策流程、监督公司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评估等。由此,ESG不是局限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改善与公益慈善活动,而更多地进入到企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议程中。

第三,ESG因其聚焦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议题,使得企业履责实践的行动和效果更可量化、可比较、可持续改善,成为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框架。ESG评估逻辑往往从企业在重要ESG议题上的风险(或机遇)暴露情况及管理绩效入手,进而得出对它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估结果,解决了企业社会责任由于涉及领域广、差异大、形式多而难以用同一套评估模型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的难题。

第四,由于ESG隐含财务实质性内核,因此能够有效地为传统财务评估框架提供重要的非财务绩效评估补充。基于此,ESG评估已经成为商业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评估和价值发现的一把“利器”。研究表明,ESG绩效较好的公司在防范ESG相关风险和洞察新发展机遇方面有着相对更好的表现,能够为股东带来更加丰厚的投资回报。而更好的ESG表现意味着企业对于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的重视,因此它们的债券违约率也相对更低。越来越多企业的ESG表现被分析模型量化成评级或评分,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组建投资组合时纳入的考量因素,也成为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变量。

ESG评估引导金融体系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鉴于ESG的重要性、可量化及财务实质性,ESG评估的影响力在全球迅速扩张,体现在ESG评级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球已有30余个具有影响力的ESG评级机构。2018 年,全球发布了 600 多个 ESG 评级结果,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ESG评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ESG投资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可观和可持续的收益,还深刻地影响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

1.ESG评估广泛地影响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

ESG评估通过分析企业非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等)识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从而成为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变革的重要撬动力量。

从不同交易主体来看,投资者通过ESG评估挖掘的异质性投资信息,有效地识别出了更优秀的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投资机会;交易所通过规范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和市场的有效性;企业通过ESG信息披露加强了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互动,也通过ESG评估的结果甄别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短板和改进方向;对于各类金融主体而言,ESG评估更是提供了重要的基准工具,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拓展了价值创造的新渠道、新方式,构建了更为丰富的可持续金融生态体系。

从不同金融部门来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信托等部门均能通过ESG评估提高金融生态的可持续性。而且,ESG因素在风险控制和绩效表现方面的普适性使其能很好地融入各类金融业态,催生了多元化的ESG投资策略,也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全球可持续金融协会(GSIA)的统计,2018年全球ESG投资的规模已经突破30万亿美元。我国的ESG投资方兴未艾,以ESG公募基金和ESG理财产品为例:截至2020 年9 月30日,国内有近1/3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参与权益类ESG 公募基金投资,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30 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2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存续的ESG主题产品有62只,总计资产净值约为374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从资本市场类型来看,ESG理念首先在二级市场开展了丰富实践,目前也逐渐融入一级市场的投资理念中。一些股权投资机构开始采用ESG框架来筛选被投项目,并在投后管理中帮助提升被投企业的ESG表现,培育被投企业的ESG文化,助力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2. ESG评估促进企业履责实践

更重要的是,ESG评估通过引导资本流向,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实践。随着ESG评估框架的完善和评级机构数量的增长,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日益重视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投资者以“货币选票”支持ESG表现突出的公司成为“新时尚”,深刻地推动了实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在完善的ESG投资生态体系中,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的披露规定、投资者对ESG因素的重视、评级结果带来的市场压力均会“倒逼”企业披露更完善的ESG信息,并调整优化治理架构和战略理念,关注和响应外部性影响,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积极回应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诉求,追求“义利并举”,适应市场变化。ESG标准指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既是企业社会贡献和影响力的彰显,也是有效管理风险和提升综合绩效的途径。由此,ESG评估标准和价值选择,从金融体系传导至实体经济,深刻地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金融活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ESG评估是基于西方的政策法律框架与市场环境形成的,进入中国后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新时期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尤其是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亟需构建一套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创新实践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体系。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积累形成了丰富的社会创新实践经验。我们应以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心态,拥抱变化,迎接挑战,学习借鉴ESG评估的科学逻辑与工具价值,推动ESG在本土实践探索中不断迭代和完善。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