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临沧:努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沈熙    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云南省临沧市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临沧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务实行动。

示范区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两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部、省科技厅等国家部委及省级部门的支持下,临沧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实施五大行动,用好省政府支持政策,实施好2亿元省级综合财力补助项目和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20年,30项建设指标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9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37.77亿元。

通过高位推动、政策促动、项目拉动、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创造了综合交通建设的“临沧速度”,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临沧精彩”,开启了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实现了城乡发展和综合交通两大历史性跨越。城镇和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大关,全市9.4万户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大临铁路和墨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飞燕型”综合交通网搭建成型,百年铁路梦想成真,正式迈入高速公路时代。

如期实现临沧的“第一次跨越”

一是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一项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派出597支脱贫攻坚巡查组、蹲乡督导组和工作队,选派902名科技特派员,创新开展“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的“六个共同”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机制,采取“五带动五破解”产业扶贫机制,运用沪滇协作和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项举措和创新“农特产品+旅游业”发展模式,结合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开展休闲和观光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打造“造血扶贫”等新机制和新模式。贫困户人均拥有产业基地5亩以上,2019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清零”目标。困扰边疆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沧特色的减贫之路,开创了脱贫攻坚的临沧实践,干出了脱贫攻坚的“临沧精彩”。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全力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加强对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5名代表性传承人、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45名代表性传承人和268个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开发。认真落实《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开展古茶树认定挂牌保护100%,把民族文化、茶文化、恒春文化、边境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打造茶马健康游、田园乡村游、佤乡秘境游三大核心产品,加快推进18个特色小镇建设,建成2个4A级、5个3A级旅游景区和162家乡村民宿客栈。耿马县芒团村等20个村寨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凤庆县安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江、沧源、耿马自治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云县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有效提升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县域医共体互联网医院,被列为全国 27 家智慧医院建设试点医院。

三是创新组织模式,全面开启乡村振兴“临沧实践”。临沧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动车组”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实施路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四个清单”摸清家底,在全省率先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围绕人的资源、物的资源、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清单”摸清每个村的家底,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结合点,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个清单”项目库和数据库;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破局开篇,组织2.64万名公职人员回到家乡,编制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6511个规划;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启动建设乡镇驻地示范村、公路沿线示范村、产业示范村、旅游示范村、特色示范村等500个示范村,共建成美丽乡村2000个,鲜花盛开村庄320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1.54%,25个建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对缅开放实现“五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访问缅甸成果,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坚持地方先行,推动对缅政策沟通和设施联通;坚持企业先行,推动对缅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坚持文化先行和民心先行,推动对缅开放民心相通。设立4个驻缅商务代表处,成立19个跨境金融支付便民服务点,缅甸大学生创业园开园运行,33户企业采取“境外种植、境内加工”的模式,在缅北建立农业种植基地116万亩,发展甘蔗、橡胶、香蕉、蔬菜等作物种值,年产值近20亿元。成功举办首届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推动中缅跨境金融合作创新发展,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临沧支行、富滇银行、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与缅甸经济银行掸北分行、缅甸商务部清水河商务局的双边银行间会商合作机制。启动共建中缅(清水河)边合区核心区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关检合一”和智慧边境建设,清水河口岸实现持护照通行1821人次,援缅滚弄大桥启动建设。

“十四五”开创临沧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我们全面开启“十四五”的关键时刻,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临沧现场办公会,综合分析了临沧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开放前沿、绿色之城、著名茶乡、民族团结、发展滞后”的五个突出特点,赋予临沧要“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抓手和“临沧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临沧的发展成为全省的战略,乃至全国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推动临沧“十四五”以及未来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使临沧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大、更高、更广的平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把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为我们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项目干出来、干出成效,我们就能干出一个更加辉煌、非凡的“十四五”,彻底改变临沧,创造一个新的临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年均增速10%以上,经济总量达1300亿元以上,到2035年经济总量达3500亿元以上的目标。

我们将以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聚焦创新驱动,全面提高特色资源转化能力,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高标准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一是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抓好澜沧江国家水电基地和澜沧江中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建设,推动绿色能源应用与发展,推进水库库区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临沧贡献。

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高水平策划,高起点发展,引进世界一流的市场主体,按照全域旅游标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打造临沧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建设国际国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实施澜沧江流域(临沧段)和怒江流域南汀河综合保护开发,实施边境生态修复,建立边境生态监测网络体系,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抓好污染防治,抓好生态保护,巩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聚焦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数字临沧”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多层次人才资源制约,加大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力度,全面提高特色资源转化能力,以创新驱动推进可持续发展。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为我们确立的新方位、新坐标、新使命,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奋发有为、跨越发展、追求卓越,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开创临沧更加美好的明天。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