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艳芳
中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大国。要问移动通信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如何,我们可以通过两组数据管中窥豹:3800万和9.35亿——2000年,全国的手机用户是3800万,到今年6月,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数已达到9.35亿;0.036G和6.2G——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每月平均数据流量是0.036G,到今年6月,这个数字是原来的172倍。
信息通信从少数人享有的稀缺资源,变成惠及全球1/5人口的一流公共基础设施,中国移动见证并推动了这一进程,而以此推动信息通信服务的普及化、信息沟通方式的高效化、信息应用和解决方案的智能化,以“连接”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美好生活提供数字化的新动能,也丰富着中国移动的责任内涵。
优质连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曾经,通信技术落后,网络匮乏,寻常百姓通信基本靠吼;如今,信息通信产业腾飞,网联神州,随时随地都能上网畅游。可以说,高速的网络体验已经成为“新常态”:随时随地观看高清电影、精彩视频与直播、大型文件即时传输……
这些都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央企在信息通信业的主力军,中国移动用世界所瞩目的“中国速度”,推动实现了中国信息通信业“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历史性转变。尤其4G时代,中国移动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人口覆盖率超过99%,网络覆盖水平全球领先,创造了4G发展的“中国速度”。
自2011年以来,中国移动承担起发展我国主导的TD-SCDMA网络制式的重任,大力推进该标准走向全球,目前已有63个国家和地区共部署了124张TD-LTE网络,这是通信领域第一次实现中国主导技术全球规模应用的历史性跨越。
在扩大服务规模的同时,中国移动积极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各项提速降费举措累计惠及47亿人次,让群众和企业切实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受益。不断优化服务体验,积极回应解决“不知情定制”“自主选择权”等客户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通讯信息诈骗防范与不良信息治理。
从扩大服务规模到提升服务质量,中国移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基本方式。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连接,也将人们的情感和生活场景连接起来。
普惠连接,共享可持续发展价值
福建省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偏远地区、特别是沿海岛屿的宽带建设面临信号损耗大且易受干扰等难题。为此,中国移动组建20支技术团队日夜查勘、制定施工方案,终于攻克了跨海网络建设难关。2018年5月,23个沿海岛屿率先开通了百兆光纤宽带,使海岛居民享受高速宽带服务成为可能。
这只是中国移动推广普惠连接行动中一个普通的例子。中国移动承担的“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工程”,为超过12万个行政村新开通移动电话,有线宽带服务已覆盖超过40万个行政村……今天,无论是在四川大凉山上的“悬崖村”,还是在南海西沙永兴岛,甚至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广泛而强大的网络覆盖,为消除发展鸿沟提供了保障。
技术是一种引领未来的创新力量,更要普惠包容,不让一个人掉队。尤其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更需要借助信息服务,把人才、资金、技术等不同的资源要素广泛连接、充分调动起来。
“从前我们开展扶贫工作,靠腿跑、靠手写、靠脑记。现在有了中国移动精准扶贫系统,再到贫困户家里调研,一部手机就够了。”一位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这样说道。
为解决以往扶贫工作中的信息统计难、扶贫队伍管理难、社会资源连接难等痛点问题,中国移动自主开发了精准扶贫系统,助力扶贫管理者高效管理扶贫工作队伍,实时了解扶贫地区工作情况与脱贫进度,促进科学决策。截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14个省71个市县落地、运行,覆盖811万贫困人口,为74万名扶贫干部提供信息化服务。
全文详见《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09-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