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块内容信息

推广“零碳建筑”需统筹考虑减碳策略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胡文娟


访谈人物简介

任军,天友建筑首席建筑师,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专家,擅长各类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工作,在办公、教育、体育、纪念展览馆、居住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业绩成就,曾参与多项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和国家及省市级别的课题研究。

 

“在建筑领域,碳中和路径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由于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因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在碳中和背景下将成为主流。”近日,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任军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强调,“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从各个方面统筹考虑减碳策略,实现建筑领域的零碳排放”。

“双碳”目标下,建筑师的理念需要哪些变化?绿色建筑是否能够支撑起碳中和目标?零碳建筑建造和运维中需要哪些协作?任军在访谈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和建议。

 

对话:

Q|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任军


用设计的方法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Q:作为建筑师,您认为建筑跟环境、自然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建筑师的创造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而人工环境永远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人工环境的资源也都来源于大自然。所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与环境和谐共生无疑是人工环境的最高境界,就像中国古典园林的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Q:要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需要建筑师在思想、设计方法等方面有哪些转变?

A:在思想上更多的是价值观的转变——从利用建筑改变自然转变为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有了价值观的改变,努力去创造节约资源的绿色人工环境,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而在设计方法上,更重要的则是顺应气候、从环境出发的问题导向方法。比如对北方寒冷地区,采暖能耗是核心问题,那么绿色设计中建筑的朝向、北向的保温、供热的效率是设计的重点;而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遮阳和通风则成为设计的重点。

Q:近年来,绿色建筑越来越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您如何理解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本质区别?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的?

A: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提供高效健康的使用空间,与自然维持和谐关系。其与非绿色建筑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整体性地均衡考虑人与环境的平衡,是不考虑环境气候条件一味追求高舒适从而带来高能耗,还是适应自然条件,融入环境,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传统建筑缺乏空调、电力等创造人工环境的条件,反而常常是最朴素的绿色建筑。比如中国各个地域的民居,无论是陕西窑洞、江南水乡天井、广州竹筒屋,都是用自然的智慧和当地的材料适应气候。所以说最绿色的建筑,应该是用设计的方法使建筑用最恰当的方式呼应环境,从而使资源消耗小,空间性能高的建筑。

让绿色建筑真正达到绿色目标

Q:您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哪些成绩和不足?

A:我国绿色建筑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成就非常大。可以说,我国建造了世界上最大量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示范逐渐发展到推广、普及,伴随着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我国的绿色建筑目前已经成为大量城市新建建筑的标准配置。大多数城市的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保证了我国城市建筑增量的绿色化。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我国各个气候区的适宜绿色技术体系,绿色建筑材料与部品行业也伴随着大量建设快速发展起来。

当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有一些不足的方面,一是虽然得到了普及,但大量的绿色建筑都是一星级的低星级绿色建筑,二、三星级的高等级绿色建筑比例较低;二是虽然设计阶段100%按照绿色建筑设计,但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往往在材料选择和技术应用上打了折扣,没有完全达到设计的绿色目标;三是绿色建筑运营经验不足,造成绿色建筑在使用中或者资源能源消耗没有达到预期、或者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Q:您认为导致出现这些不足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办法或者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绿色建筑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绿色”目标?

A:首先是需要提高公众和投资方对绿色建筑长期价值的认识,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等级。高星级绿色建筑虽然投资会稍微高一些,但带来的长期回报还是更有价值的,无论是水电的费用减少,还是隔声、光环境、空气品质等性能提升,都能长期的带来回报。

其次是在施工建造过程中,选择更高品质的产品(低价中标在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带来负面效应)。甲方更不能只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只是图纸上设计了绿色技术,而在建造过程中随意变更删减技术。而第三方面,则是对运营物业方进行节能技术产品的绿色运营培训,使之能够在日常使用中了解节能运行的方法,满足绿色技术按设计参数运行。

推广零碳建筑需统筹考虑减碳策略

Q:当前,碳中和正在中国带来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建筑领域,您如何理解这种变革?未来,房子将会变成什么样?

A:碳中和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能通过最直观的气候变化,感受到地球对我们的警示,这些年来世界各地极端气候增多,气象灾害频发,城市内涝、洪水、暴雨、台风和极热极寒的天气都在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工业和建筑。在建筑领域,碳中和路径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由于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因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在碳中和背景下将成为主流。

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从各个方面统筹考虑减碳策略,实现建筑领域的零碳排放。比如,城市规划交通系统以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同时用小街区密路网鼓励慢行交通,减少小汽车交通。控制城市规模,以适宜的城市人口减少大量的交通排放。比如建筑减少大拆大建,延长建筑寿命,鼓励百年建筑。比如建筑材料也大量采用循环建材或低碳生态材料,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比如所有的房屋都将布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

未来,零能耗住宅将组成零碳社区,通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网络提供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的零碳交通体系,结合能源存储与充放,共同形成碳中和的零碳城市。

在未来的零碳社区,房屋的外墙和窗户都是超级保温的产品,所以房间内冬暖夏凉,不需要集中供暖,只需要一个新风一体机就能满足冬天和夏天的室内温湿度控制。建筑屋顶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室内的照明和设备的用电完全靠太阳能就能提供。白天,屋顶太阳能发的电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到了晚上,电动汽车里没有用完的电能还可以给房屋反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不仅健康舒适,而且房屋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碳排放为零。

Q:2019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非常全面,非常具有可持续性,您认为这套标准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吗?还是会弱化低碳发展方面的要求?

A: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关注人和建成环境的整体平衡,既注重环境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也注重人使用空间的健康、高效和适用。碳中和的目标更聚焦,只关注碳排放一个核心指标。建筑体系当中,更关注建筑的能源消耗,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以及建材生产引起的碳排放,所以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更核心的是建筑能耗和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而碳中和目标的出发点就是基于气候变化的低碳排放,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涵盖碳中和目标的,所以绿色建筑的推广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建筑包含了节约资源、生态环保,是更系统性的生态解决方案,但绿色建筑并未完全指向减碳目标。因此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会直接影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已经有了零能耗建筑标准,也正在制定零碳建筑标准,这几年零能耗建筑也逐渐从示范开始进入推广阶段。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了推广普及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的目标,也从政策、金融、制度方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Q:有人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关键还是节能。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A:建筑领域碳中和主要包含两大领域,一是建筑使用阶段基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大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1%;二是在建材生产及建筑建造施工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大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8%。建筑领域的“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节能,也需要发展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乃至零碳建筑,大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另外,也需要依靠节材,即使用新型的建材体系或绿色建材,选择更高性能的结构体系,如木结构体系或者是新型的竹结构体系等。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依靠合理控制建设规模,避免大拆大建,延长建筑寿命,提倡百年建筑,发展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

Q:建筑不只是房子,也会辐射到周围的环境、社区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实现零碳建筑的目标,除了建筑本身之外,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或贡献?

A:实现零碳建筑的目标,从建筑自身角度而言,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是降低能耗,第二是提升能效,第三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抵消我们消耗的能源,最终实现建筑自身的零碳。

除了建筑自身的运营带来的碳排放之外,我们也需要绿色生活,应该在居民中和物业管理中推广更多的绿色生活习惯。比如绿色交通,我们通过骑自行车,利用公共交通来减少汽车的碳排放,或者是购买电动汽车。比如在生活中减少空调的使用,夏天提高空调的运行温度以减少空调能耗。比如物业公司对中央空调运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对公共空间照明采用声控灯。日常进行垃圾分类,增加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垃圾的数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的社区和城市走向零碳做出贡献。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