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文娟
面对气候变化和环保人士、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的压力,国际石油公司纷纷拥抱低碳,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一些石油公司bp、壳牌、道达尔等在去年陆续发布“碳中和”愿景目标以及实施举措,宣布将由国际石油公司(IDC)转变为IEC,即国际综合能源公司,而另外一些公司诸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虽然也积极部署低碳战略,但仍坚持将油气作为业务核心。本文通过梳理全球五大跨国石油公司的能源转型战略,希望能够为中国油气公司碳中和之路提供借鉴。
英国石油公司(bp):
2020年2月,bp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到2050年,bp将实现集团运营净零排放;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项目净零排放,并实现销售产品碳强度减少50%。
一直以来,bp积极布局能源转型,虽然遇到了一些坎坷,但bp仍是同行中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2017年12月,bp斥资2亿美元收购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商Lightsource 43%的股份,重回太阳能领域。此后,该公司陆续加大投入,深入推进电力化。2018年5月,bp向超快速充电电池开发商StoreDot投资2000万美元;同年6月,bp宣布收购英国最大电动汽车充电公司Chargemaster。此后,bp还投资了蔚蓝资本、电动汽车充电平台提供商电享科技,并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大力进军电动交通领域。
去年9月,bp以11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在美国的两家海上风力发电场的股权,首次进军海上风电,而在此前该公司已经在美国运营十余处陆上风电资产,以及多处光伏电站。bp还在巴西拥有生物燃料业务(用甘蔗生产生物燃料),并计划在2030年,将生物能产量从日产2.2万桶增至10万桶以上。氢能也是bp低碳战略的一部分,去年11月,bp与丹麦可再生能源集团合作,在德国一家炼油厂开发零碳氢气,bp计划到2030年将其氢产量扩大到市场的10%。
到2030年,bp将绿色能源投资增加10倍,达5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产量扩大20倍,增至50吉瓦装机量。虽然不会放弃油气产业,但bp承诺未来将不会在尚未开展上游活动的国家进行勘探,未来10年bp油气产量将削减40%。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
2020年4月,壳牌宣布在2050年或更早,成为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该公司致力于使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净零排放;致力于降低所销售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具体来讲,以2016年数据为基准,壳牌计划到2023年将所有出售能源的碳强度减少6%至8%,到2030年降低20%,到2035年降低45%,到2050年降低100%。为了加速转型为净零排放的能源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壳牌表示,该公司的石油产量每年将下降1%至2%。此外,炼油厂布局也从现在的13个工厂改造为6个高价值化工和能源园区,到2030年将传统燃料的产量减少55%。
壳牌一直积极发展各类新能源业务。与bp类似,壳牌也长期投资生物燃料,在巴西成立合资公司Raizen,将甘蔗废料转化为生物燃料;还在印度班加罗尔建立了一个利用农业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先进示范项目。此外,在德国,壳牌与合作伙伴组建联合体公司H2Mobility,致力于建设覆盖德国全境的加氢站基础设施网络,为燃料电池车辆提供氢能源;2017年,壳牌成为第一家在其英国零售店销售氢的品牌燃料零售商;另外,壳牌还与丰田合作发展氢燃料补给网络。
电力也是壳牌未来业务的核心,其目标是到2030年前实现每年560万亿瓦时的电力销售。近年来,壳牌陆续收购了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供应商之一NewMotion,英国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商FirstUnit,欧洲最大储能电池制造商Sonnen的全部股份,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和管理软件开发商Greenlots。壳牌计划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站点从目前的6万个快速扩展到50万个。
此外,壳牌也一直活跃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目前已在美国、荷兰等国家拥有多个风电场,并且参股美国光热技术辅助石油开采领先企业Glasspoint公司,探索太阳能技术。
法国道达尔公司:
2020年5月,道达尔宣布在2050年在集团全球生产业务以及客户所使用的能源产品中实现净零排放。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道达尔计划于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提升至25吉瓦,并将继续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扩张。预计到2050年,电力产品销售(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道达尔总体业务的40%,天然气产品(含沼气和氢气的天然气)占40%,而液体产品(其中四分之一为生物燃料)只占20%。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道达尔侧重海上风能以及太阳能的发展。早在2011年,道达尔就投资了美国第二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unpower公司,并在全球布局太阳能业务,截至2019年,道达尔的太阳能发电业务已经覆盖全球近40个国家。自2016年以来,道达尔通过Total Quadran 和Total Eren陆续收购了一些陆上风电项目,并于2020年大举进军海上风电业务。在生物制油、制气、可降解塑料方面,道达尔也有相关项目正在推进。
此外,道达尔还不断加码电力储能领域。2016年,道达尔收购了法国电池制造公司Saft 以及比利时绿色电力公用事业公司Lampiris,随后道达尔收购了法国第三大电力公司Direct Energie,另外,道达尔还投资了诸多能源领域的创新项目,比如能源互联网、储能领域等。道达尔的目标是预计在2025年,实现可再生电力装机容量35吉瓦。
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
不同于欧洲石油巨头纷纷制定碳中和“时间表”,这家美国最大的石油巨头目前还没有提出公司层面的零碳目标与计划。该公司计划至2025年将其全球业务的甲烷排放强度降低40%至50%、燃除强度降低35%至45%,从而实现上游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15%至20%(相较于2016年)的目标,埃克森美孚聚焦强度减排目标而非绝对减排目标。另外,埃克森美孚计划响应世界银行的倡议,在2030年前消除常规燃除。
埃克森美孚很少涉足可再生能源领域,而是专注于通过投资低碳技术或生物燃料来限制排放。据官网资料,埃克森美孚的研发重点集中在商业运输、发电和工业流程这三个目前可行的大规模减排解决方案有限的领域。这些部门约占当前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自2000年以来,埃克森美孚已经在减少排放的技术和项目上投资了100多亿美元,其中包括发展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埃克森美孚在这方面的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20%以上。该公司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在与美国领先的国家实验室以及80多所研究型大学合作,开发可扩展的、负担得起的低排放技术。2021年初,埃克森美孚宣布成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以将其低碳技术产品组合商业化,并计划投资30亿美元用于在未来几年全球推进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
另外,埃克森美孚相信生物燃料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一直与合作伙伴开展生物燃料研究项目,包括藻类以及将替代的、非食品基生物质原料,即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高级生物燃料的项目。目前,埃克森美孚正在与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Synthetic Genomics Inc.合作开展藻类生物燃料研究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每天生产1万桶藻类生物燃料。
虽然埃克森美孚计划在2021-2025年期间,控制公司的产量在日产370万桶的水平,这个指标与过去规划的日产500万桶的水平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尽管如此,该公司依然认为油气资源仍将长期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美国雪佛龙公司:
与埃克森美孚一样,雪佛龙也并未设立碳中和目标,而是以每五年设置一次减碳目标的方式来推进低碳转型。目前,雪佛龙宣布已经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2023年上游碳强度减排目标,并计划到2028年,将碳排放强度减少35%(与2016年相比),以及到2030年实现常规燃除为零。
不同于欧洲公司持有的“可再生能源时代将提前到来”,雪佛龙认为未来20年世界还将需要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因此该公司坚持油气业务为主体,同时进行低碳战略。2020年7月,雪佛龙逆市扩张,收购了诺贝尔能源公司(Nobel Energy)价值130亿美元的油气资产,成为该年规模最大的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活动。同时,雪佛龙也计划将油气产量从2020年的日产298万桶提升至2025年的日产350万桶。雪佛龙还计划在2025年前增加对二叠纪盆地(全美最大页岩油产区,位于得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投资,有望在该盆地实现日产100万桶的产量,成为当地最大油企。
在新能源领域雪佛龙的投入则相对较少,主要是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太阳能、风电以及生物燃料等,用于支持其全球业务运营,并降低碳排放。与其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雪佛龙更注重与新能源有关的技术研究。目前,雪佛龙已经承诺向其旗下子公司雪佛龙科技风险投资公司(CTV)未来基金I投资1亿美元,向CTV未来基金II投资3亿美元,向石油和天然气气候倡议(OGCI)投资1亿美元,此外还向CTV核心基金投资超过3亿美元。CTV投资的目标是在碳捕集、利用和储存(CCUS)、氢、能源优化、数字化、能源储存和管理、地热和核聚变等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支持。例如,前不久雪佛龙宣布与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和微软(Microsoft)在加州开发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生物能源及碳捕获和封存(BECCS)项目,旨在生产负碳电能。
以上可见,欧洲石油公司纷纷发布较为激进的转型战略,大规模投资低碳能源、可再生电力等,对于长期赖以生存的油气业务,欧洲公司认为其需求将逐年减少,石油公司必须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其中,bp、壳牌、道达尔等力争在2050前实现“净零排放”,不仅要在自身运营、生产中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还努力在所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中逐渐实现碳中和。
与欧洲同行不同,美国石油行业的转型战略则相对保守,如埃克森美孚认为未来20年,人们需要的石油天然气产量还将增加。为了实现优异的投资回报,公司将继续把油气作为主要业务。此外,相较于直接投资低碳能源,美国公司更青睐于投资包括碳捕捉与封存等技术研发,以及投资生物质能源等。至今,两家公司并未制定关于碳中和的愿景目标与规划。